功能膜是解決我國資源短缺、能源消耗大、環境污染嚴重等重大問題的核心材料之一,是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隨著膜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膜產業取得了較快發展,并在水資源開發與利用、環境污染治理、節能減排、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和醫療健康等涉及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獲得廣泛應用,顯示出強大活力,已成為眾多重要行業發展的共性和支撐性產業。
“十三五”以來,中國膜工業發展呈現如下特點:
一是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目前,我國膜技術研發實力不斷攀升。“十三五”以來,膜行業承擔了一大批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技計劃項目,獲得了政府資金的有力支持。通過科技計劃的實施,在一些重要領域的核心關鍵材料和產業化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了較大突破。
二是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十三五”以來,我國膜工業總產值的年均增長率保持在15%左右,2019年的膜工業總產值比“十二五”末翻了一番,達到2773億元。
三是應用領域日益廣泛。膜產業在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四是產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涉及膜技術及產業發展的政策,組織實施了一批科技發展和產業化項目,支持、引導膜技術及產業發展,大大改善了膜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同時,行業發展的支撐體系也正在逐步完善,為我國膜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把握膜技術發展方向,謀劃膜產業發展未來,發展壯大膜產業,應成為“十四五”期間膜產業發展的主軸。“十四五”中國膜產業發展還需從以下幾方面發力。
一要以科技創新為手段,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在現有膜技術發展的基礎上,加大投入,著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重點發展高性能和高附加值的功能膜與材料,攻克一批“卡脖子”和“短板”技術,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高端產品,增強膜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動力,推動中國膜產業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要充分發揮政府統籌作用,加強引導力度。優化政策環境,建立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推動膜產業發展及應用的聯動機制,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形成最廣泛合力,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企業作為創新發展的主體,形成政、產、學、研、用聯合推進的良好機制。
三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產業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遵循膜產業發展的內在規律,探索企業集約集群的發展模式,推進膜產業基地和產業園區建設,打造膜產業發展集聚地。還要在市場選擇和市場競爭的基礎上,采取積極的扶持政策,吸引和培育優勢項目和優勢企業,充分發揮優勢項目和優勢企業的關聯帶動作用,形成配套發展、錯位發展、互補發展的產業集群,大幅提升持續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四要遵循“開發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動力、協調一致、宏觀有控”的五項準則。以建設維護膜產業生態為核心,以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膜產業為目標,充分利用各項資源,高度重視環境保護,走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小、產品附加值高、生產方式節約的綠色經濟發展之路。
此外,“十四五”規劃還應充分體現膜產業發展的系統性和關聯性原則,從全局出發,分清主次、統籌兼顧、協調推進。既要按照“瞄準國際、跟蹤前沿、突破高端”的原則,推進膜產業高水平發展,又要立足現狀,按照“先易后難、實用優先、成熟優先”的原則,逐步推進規劃的實施。
作者:中國膜工業協會秘書長 王繼文